出發前,當我跟同事聊到即將要到東京自由行,
經常會聽到某些人回應:「東京除了吃吃喝喝買買買,也沒有什麼,你們應該去京都比較好..」
(冏...機票都買好了,你這是....)
不過後來想想,還真該好好謝謝這些同事的提醒,
因為我和大胖子也不是熱愛一直逛街的人,好像也該為我們的行程添加一些特別的點。
剛好在網友的分享資料上,看到「鎌倉」這個古都,燃起了我們想去逛逛的想法,
所以我們決議拿掉一些逛街行程,拿一天來做電車長征。
從新宿前往鎌倉的交通其實很方便,可直接搭乘JR湘南新宿線就能到達。
由於到達鎌倉之後可能會搭到江之島電車、湘南懸吊電車,
所以可以在大船站、藤澤站、鎌倉站和北鎌倉站順便買一日劵,
多少省點交通費。
大胖子是鎌倉一日遊的值星導遊,
早餐他很貼心的帶我這個麵包控去逛麵包店。
我只能說,這真的是太可怕了,每一個麵包都看起來好好吃喔~
可惜胃只有一個,只能挑一個走,
一大早就要我做這麼困難的決定,實在是太殘忍了,
不誇張,我整整站在麵包櫃前上演夾起來又放回去的戲碼好幾回合,
好難做決定。最後只好叫大胖子幫我選一個,
然後暗自跟沒選上的那個講:「我明天再回來找你。」
因為我們來鎌倉就是想感受一下古都的氣氛,
所以趁著上午體力好,安排了寺廟巡禮。
首先登場的是『圓覺寺』,
它位於JR北鎌倉站旁,出站後過平交道,步行1分鐘就能看到。
圓覺寺建造於1282年,是鎌倉時代建築的代表,
當時適逢蒙古大舉入侵日本,統治者北條時宗成功抵禦蒙古之後,
便請中國僧人打造新寺廟,用來弔唁在戰爭中喪生的日本和蒙古的士兵。
圓覺寺整體佈局受到禪宗與中國宋朝建築的影響很深,
和中國佛寺很像,建築物依序排列在中央線上。
算算,這間寺廟也有700多年的歷史,目前名列「鎌倉五山的第二」,
期間雖然遭受過多次的火災,但整體還是保留的很棒,處處令人驚艷。
(圖片來源:http://www.engakuji.or.jp/)
(總門:門票300円/人,便宜!)
日本的寺廟和台灣的廟宇有很大的不同,感覺起來低調許多。
圓覺寺的入口隱身在綠蔭之間,但跨過門檻之後卻別有洞天,
進到寺廟內彷彿就和外界完全隔絕,安靜地只聽得到蟲鳴鳥叫,讓人很放鬆。
若能赤腳在這杉林道上散步,一定更棒。
(夏天繡球花處處開,很美!)
寺內幾乎全數皆是木造建築,部分梁柱上可以看見精緻的雕刻,
但卻是採原色呈現,和台灣寺廟裡雕龍畫鳳色彩繽紛的景象,
大為不同,靜靜地散發沉穩的力量。
令人意外的是,這些可稱為古蹟的木頭其實看不出有歲月的痕跡,
不知道是院方保養有道,還是一直都有在做汰舊換新,
總之,這裡的木造建築可以壯觀也可以精緻,很令人驚艷。
(『三門』:三解脫門,象徵空、無相、無願)
寺內的『佛殿』在先前地震時損毀了,現有的是之後修復重建的,
內部供奉佛像相當的質樸,沒有過多的綴飾,但卻有讓人沉澱心靈的魔力。
(『佛殿』外觀)
(『佛殿』內部)
『方丈』是住持上班的地方,現在是舉辦法會或佛法講座的講堂。
(『方丈』側拍)
江戶時代改建至今的『開基廟』,造型和建築模式都和其他寺不同,很特別。
在圓覺寺內還有許多這樣禁止進入的『居士林』,
聽說是提供在家居士坐禪的場所,所以謝絕打擾。
而就地取材,僅用竹子低低橫亙著的做法,個人覺得也頗有禪意。
寺內也能見到很美麗的日式庭園造景。
(『妙香池』)
另外,圓覺寺內還有一座號稱「鎌倉三大鐘」之一的『國寶洪鐘』,
只是,要看國寶沒那麼簡單,
必須先爬一段好漢坡,
攻頂之後則可以見到國寶洪鐘和整個北鎌倉的美景,
這裡還有一間小茶舖可供休憩,只是摳摳要準備好就是了。
(因為某人不乖被處罰,所以只好委屈大家的眼睛囉~)
最後補上幾筆在圓覺寺內見到很特別的景象:
A.墓園:
套句大胖子說的話:「奇怪,怎麼日本的墓園看起來沒那麼恐怖?」
我想,應該是文化不同,我們不知道要怕吧~
B.認真寫暑假作業的小學生:
一群小學生自己搭電車參觀古蹟寫作業,
我觀察他們很久,發現他們沒有吵鬧、喇賽,
一路都很安靜、很認真的寫作業,實在是太優秀了!
C.臭臉的觀光客:
因為相機壞掉了(SONY的滑蓋相機,真的很糟!!!!),
結果某人還忘情的把我晾在一旁,讓我超火大,
愛賭氣的結果就是在這美麗古蹟當中,都神隱了!
都沒有照到漂亮的照片....哼!!!!!!